活动期间,如受到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可预计之因素影响,以致乐施会须临时作出任何特别安排,有关消息将透过手提电话短讯(SMS)向所有参加者发放。
中暑
当身处高温之中,而人体又无法借着出汗调节体温时,便会中暑。患者会感到闷热、晕眩、不安、皮肤干燥及泛红、呼吸和脉搏加速,严重者更会休克,应尽快降低患者的体温,并寻求医疗援助。
安全指引:行程中要多喝水,且要作适当的休息;避免长时间阳光直接照射。
应变措施:让患者躺在阴凉处,解开衣领,双足翘起。若患者仍然清醒,请让他饮用饮品,不要让人群阻碍空气流通。如有必要,可采用浸水、敷湿衣及风吹等方法迅速降低体温,直至中暑征状消失为止。
暴寒
即使在夏天,若身处寒冷的地方而又没有足够的衣服,或遇上突如其来的寒风或暴雨,令到体温急降,便有可能引致暴寒。暴寒的征状:疲倦、没精打采、皮肤冰冷、步履不稳、发抖、肌肉痉孪、口齿不清及产生幻觉等。
安全指引: 远足前一晚必须睡眠充足。行程中要有适当的休息,勿带过重的物品,以免消耗体力。
应变措施: 迅速更换湿衣服。用衣服、维生袋或睡袋把头、面、颈和身体包裹,藉此保暖,并以热饮及高热量食物保持体温。
雷殛
雷电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尖端,然后沿着电阻最小的路线传到地上。远足人士如遭雷击,大多会因而烧伤、肌肉痉挛、窒息或心跳停顿。
安全指引:
- 留心电台或电视的天气报告,避免在天气不稳定时远足。雷暴警告生效时,更不宜在野外行走。
- 在户外应穿着胶底鞋或胶靴。
应变措施:
- 切勿站立在山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。树木或桅杆容易被闪电击中,应尽量远离。
- 闪电击中物体之后,电流会经地面传开,因此不要躺在地上,潮湿地面尤其危险。应该蹲下,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。
- 切勿接触潮湿物体。
- 远离铁栏或其他金属物体,身上的金饰及金属物品亦应暂时脱下。切勿使用手提电话。
- 切勿接触天线、水管、铁丝网及其他类似金属装置。
- 切勿处理以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。
- 遇上阵风,须加倍小心,因为这可能是雷电出现的先兆。
- 尽可能到室内暂避。
山火
- 在干燥的季节,山火于较斜的草坡上顺风向上蔓延,速度极快,远足人士绝不可轻视山火的威力。
安全指引
- 为保安全,任何时间都应小心火种。
- 切勿在非指定的烧烤地点或露营地点生火煮食。
- 吸烟人士应避免吸烟,烟蒂和火柴必须完全弄熄才可抛弃于垃圾箱内。
- 由于山火于日间比较难于看见,应随时留意飞灰和烟味。如发现山火,必须尽速远离火场。
- 紧记山火蔓延速度极难估计,如发现前路山下远处有山火,也不应冒险尝试继续行程,以免为山火所困。
应变措施
- 遇到山火时应保持镇静。切勿试图扑灭山火
- 评估以下情况,以便迅速离开火场。
- 山火的蔓延方向:避免跟山火蔓延的同一方向走避。
- 附近小径的斜度:选较易逃走的小径。
- 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:选择少植物的地方。
- 沿着现有的小径逃生会比较少障碍,可走得较快。
- 若山火迫在眉睫又无路可逃,则应以衣物包掩外露皮肤,然后逃进已焚烧过的地方,这样可减轻身体受伤的机会。如情况许可,切勿往山上走,因会消耗体力。
- 切勿走进矮小密林及草丛,山火在这些地方可能会蔓延得很快而且热力也较高。
山洪暴发
- 一般远足人士不应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。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,雨水会集涌而下,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。如游人刚在溪中,极易为洪水冲走,引致伤亡。
安全指引
- 避免在天气恶劣、不稳定或暴雨警告生效时远足。
- 不要沿溪涧河道远足。
- 夏天雨季,或暴雨后,切勿涉足溪涧。
- 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,尤其在下游。
- 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,往两岸高地走。
- 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,应迅速离开河道。
应变措施
- 发现流水湍急,混浊及夹杂沙泥时,是山洪暴发之先兆,应迅速远离河道。
- 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,应抱紧或抓紧岸边的石块,树干或藤蔓,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。
山泥倾泻
- 暴雨时或经连日豪雨,天然或人工斜坡经渗进大量雨水后,极易引致山泥倾泻。
安全指引
- 暴雨时或连日豪雨后,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。
- 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,显示斜坡内的水份已饱和,斜坡之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,露出新鲜的泥土,都是山泥倾泻的先兆,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。
- 如遇山泥倾泻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,应立刻后退,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中止行程。
应变措施
- 如队友被山泥掩没,切勿尝试自行拯救,应立刻通知救援人员带备适当工具进行救援。
国际求救讯号
- 方法如下:
- 在一分钟内发出6次长讯号
- 停顿一分钟
- 重复及b.,直至有救援人员到达为止。即使已被救援人员从远处发现,也要继续发出讯号,使救援人员知道求救者之正确位置。
- 发出讯号的工具可以是:
- 吹哨子
- 镜或金属片发出闪光
- 夜间用电筒发出闪光
- 挥动颜色鲜艳明亮的衣物
摩斯电码求救讯号:
发出三短、三长、三短的讯号
SOS求救讯号:
在可能情况下,在平坦的空地上用石块或树枝堆砌SOS大字母。
(每个字母最少6米x 6米)
标距柱号码及「你的位置」地图坐标
- 渔农自然护理署已于主要的长途远足径(麦理浩径、凤凰径、港岛径、卫奕信径)及所有郊游径,每五百米设标距柱,又在重要的郊野公园设施旁,附加「你的位置」地图坐标,让远足人士得悉所处位置。遇有紧急事故,可说出就近标距柱上的号码或地图坐标,以显示其所处位置,协助搜索及救援行动。
- 「50222远足短讯留踪及GPS远足留踪」服务:远足时只要将标距柱的编号,以短讯发送至50222,或透过「郊野乐行」流动电话应用程序发出卫星定位位置,如发生意外,搜救队伍便可参考有关资料搜寻失踪者。
详情可参阅以下网页:
50222远足短讯留踪:http://www.cahk.hk/50222SMS/50222_SMS_Chi.htm
GPS远足留踪:http://www.cahk.hk/hiker_tracking_service/chi.html
紧急求救电话:999 / 112
大会建议各参加者浏览渔护署网站所列有关各山径的网页,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引: